地球各类资源现状
地球自然资源现状严峻。地球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水、土地、矿产、森林、能源等。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正在加快,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首先,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地球上的水资源广泛分布,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体总量的53%,其中大部分为固体冰川,难以利用。 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水资源短缺:全球许多地区正经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这是由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引发降雨模式的变化,减少了一些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增加了对水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在农业、工业和城市用水方面。
海洋资源海洋和海洋区污染严重。由于陆地和海洋资源压不断增以及不断开采海洋沉淀物,导致海洋和海岸不断退化;由于向海洋排放的氮过多,海洋和海岸带都出现了富营养化。
森林方面,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58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55%,森林蓄积量达到117亿立方米。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我国的人工林面积达到4667万公顷,位居世界首位。在能源资源方面,我国石油资源量估计为10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为47万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地球陆地面积约为49亿平方公里。可利用的耕作土地约15亿公顷,牧场32亿公顷,森林与林地38亿公顷。由于人类活动,约20亿公顷的土地出现退化,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5%。 矿产资源:全球能源需求的90%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矿产预测发展现状
矿产预测的信息化内容庞大、涉及面广,目前正在发展过程中;GIS技术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刚刚起步,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在实践中遇到的标准化、一体化、智能化、多媒体及多维向等高层次课题,目前已形成世界性的探索热潮。
在前苏联成矿预测已纳入地质工作规范,成为地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欧美成矿预测被认为是发现矿床的有效途径。由于找矿勘探的需要,成矿预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得到蓬勃发展,前苏联地质学家毕利宾、斯米尔诺夫、费尔斯曼、科罗列夫及欧美吉尔德、纽豪斯、艾孟斯、鲁蒂埃等为该学科发展进行了许多有开创性的工作。
考虑到民采小矿的分割开采等因素,剩下的矿产地可以投入开采或通过进一步工作提供开采的比例还要更低,探明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矿产资源的可供性进一步降低,中长期后备资源难以保障,有些矿种和矿山企业在近期就将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矿产资源供需分析及开发利用现状
1、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阿尔泰边疆区及阿尔泰共和国 阿尔泰共和国和阿尔泰边疆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稀有金属和贵金属储量巨大。已探明20余处钨、钼、钴、镍、铋和锡矿产地。阿尔泰边疆区有丰富的多金属矿、煤炭、镍、钴、铁矿石、贵金属资源。
2、通过近年来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以及在河南省的主要成矿区带内发现,重要支柱性矿产资源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3、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水平低 河南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在开发利用方面水平较低,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非金属矿产开发的问题表现为开发的主要是效益差的传统非金属矿产类,而新兴矿物岩石原料及非传统矿产开采量很小;非金属矿产深加工技术水平低,产品无特色、效益差。
4、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现矿产 171 种,其中有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 153 种,在世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煤的储量居世界第二位 ( 产量居第一位) ; 硫铁矿和磷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